日前,在日本大阪舉行的二十國集團(G20)峰會通過了《大阪宣言》,G20成員國在宣言中一致通過“藍色海洋愿景”計劃,目標在2050年之前實現海洋塑料垃圾“零排放”。此前,G20能源與環境部長會議就構筑推動削減海洋塑料包裝盒等塑料垃圾的國際框架達成共識。在“逆全球化”思潮不斷涌現、國際多邊合作陷入困境的背景下,此次共識的達成具有歷史性意義,釋放出全球化發展的積極信號。
進入21世紀后,微塑料海洋污染作為一種新型污染方式引起了國際社會的普遍關注。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統計,自上世紀五十年代開始,人類約生產了8.3億噸塑料,其中約有79%的塑料被填埋或被遺棄在自然環境中,而這正是海洋中80%的微塑料污染物的來源。
這種粒徑小于5毫米的微塑料顆粒在海洋中可以吸附大量的細菌,被魚類等海洋生物誤食后,最終通過食物鏈進入人體。這種污染已經引起了世界各國的擔憂。繼肯尼亞、盧旺達等國家后,今年6月份,加拿大宣布將從2021年開始全面禁止使用有害的一次性塑料包裝盒等塑料制品。
盡管已經有許多國家內部或區域性的法令或公約對微塑料海洋污染進行防控,但是我們應意識到,四大洋相通相連而沒有界限,流動的海水意味著微塑料污染是全人類面臨的共同挑戰,而多邊合作是唯一應對之策。從1978年的《國際防治船舶造成污染公約》到2011年的《檀香山戰略》,再到2017年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發起的“清潔海洋”運動,海洋污染治理離不開世界各國的共同參與。
目前,在全球經濟治理發展的“瓶頸期”,G20能源與環境部長會議就構筑推動削減海洋塑料垃圾的國際框架達成共識,這充分顯示了全球氣候和環境治理可成為加強國際多邊合作的突破口。作為全球治理的重要力量和多邊主義合作的積極倡導者,中國如果能在海洋污染治理方面做出表率,成為全球環境治理中的主導力量,不僅是對“大國擔當”的充分顯示,從長遠看也有利于自身發展。
中國擁有300萬平方公里的海洋領土,海岸線長達1.8萬千米。國家海洋局局長王宏指出,2018年海洋產業對我國GDP貢獻率近10%,與海洋經濟相關的就業人員約有3684萬人,包括中國在內的世界各國都面臨著嚴峻的海洋污染已是不爭的事實。如果說經濟多邊合作因為各國利益不同而陷入困境,那么當面對海洋污染等環境與氣候問題時,各國則毫無疑問地應站在同一戰線,合力為人類的共同命運出謀劃策。
作為一個負責任的大國,中國應該從自身做起,從源頭減少微塑料污染物的形成,同時承擔起推動全球海洋污染治理多邊合作發展的重要責任。
對中國而言,可以趁著WTO成員方開啟電子商務規則制定、G20成員國通過“藍色海洋愿景計劃”的勢頭,在即將舉辦的2020年《生物多樣性公約》第15次締約方大會上,作為主辦方推動各國進一步明確控制海洋微塑料污染物的具體指標,并將其納入公約。海洋微塑料污染對海洋生物多樣性具有極大的破壞作用,法國發展研究院院士勞倫斯·莫里斯指出,每年大約有1500萬海洋生物因塑料包裝盒等塑料垃圾而死亡,而這只是海洋微塑料污染物對生物多樣性破壞的冰山一角。若中國能夠推動各國明確各自的責任,朝著共同的目標邁進,不僅能緩解海洋污染,保護生物多樣性,同時更能提升中國的國際形象和國際社會對中國的信任感,進而以此為起點推動世界各國在其他領域的多邊合作。
在參與海洋微塑料污染物防治時,中國還可以參考全球氣候治理的經驗,推動國際多邊合作。在美國航天局公布的最新數據中,中國在過去17年中對全球植被覆蓋增加的貢獻率至少達25%,改變了國際社會認為中國發展是以破壞環境為代價的偏見。中國為氣候治理作出的貢獻不僅得到了國際社會的高度贊揚,同時也證明中國有能力在全球環境與氣候治理中扮演領軍者的角色。
盡管治理海洋微塑料污染還需要更多的科研投入與實踐經驗,但是正如控制“溫室效應”可從植樹造林開始一樣,中國引領海洋微塑料污染治理,推動多邊合作,可從限用一次性塑料制品開始。目前,國際上還沒有對治理海洋微塑料的成熟經驗,大多數國家都是通過“限塑”或“禁塑”的方式從源頭上控制微塑料污染物的形成。因此,在推動全球海洋污染多邊合作的過程中,中國從2008年就開始實施“限塑令”,之后應積極參與到“禁塑”國家的行列。
在大國單邊主義和貿易保護主義不斷涌現今天,抓住各國在解決環境和氣候問題釋放出的多邊合作的積極信號是對抗逆全球化發展的重要突破點。從海洋微塑料污染防治開始,參與并引領全球氣候與環境治理是中國凝聚各國共識,發展多邊主義的重要路徑。以限制一次性塑料制品為起點,中國將為推動國際多邊合作貢獻更多中國力量。